五原县:提升耕地质量筑牢粮食安全 废旧地膜回收助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五原县紧抓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积极创新农田残膜回收模式,对全县万亩农田残膜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回收,最大限度降低农田白色污染,提升耕地质量,使农田真正成为“致富田”。 走进复兴镇民生村村民高怀雄的大田里记者看到,几辆残膜回收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进行残膜回收作业,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田中残膜被彻底回收处置,短短几个小时,高怀雄60余亩农田变的干干净净,高怀雄说:“以前农田里的残膜不回收,种子种下去扎不下根,根系不发达,直接影响保苗量和产量。把残膜回收以后,种子成活率比较高,庄稼也长得更旺盛了,增产增收还是比较明显的。” 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农田里回收的残膜堆放到指定地点后,将被统一集中回收到回收站,再由回收站统一运输到五原县金丝路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通过粉碎、清洗等一系列深加工后,被封装起来的塑料颗粒将投入市场进行二次利用,所有残膜在这里完成自身从有害到有益的一次升华。 五原县金丝路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厂长朱志军向记者介绍说:“残膜回收实现再次利用,这样既增加了我们企业的利润,又节约了生产成本,达到了农企双赢的目的。” 近年来,五原县积极探索创新“三化互促”模式,即回收责任主体化、回收方式机械化、回收政策激励化。以政策引导农户自行回收,坚持“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按规定,自行回收残膜的,并达到回收标准,每亩补贴回收作业费25元,番茄、葫芦、瓜类等小根茬作物每亩补贴20元。同时,将残膜回收纳入镇、村、组目标责任考核和“微治理”中。对于土地流转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实行轮作倒茬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约束性任务,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必须完成当年自己经营土地覆膜面积的全部残膜回收。目前,全县培育残膜回收大型机械化服务组织13家,回收专业机械研发生产企业2家。全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废旧塑料加工企业、区域集中回收站等进行机械统一回收,年回收面积达20万亩左右。通过三种回收模式,实现当季残膜回收率85%以上。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近.16万亩的回收作业面积,其中核心区机械集中回收37.8万亩,投入专用回收机具56台套,已回收残膜数量.8吨左右,预计5月中旬全部完成回收任务。 五原县耕地保护质量中心主任刘建英表示,下一步,五原县将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继续推广使用新国标地膜,以利于残膜回收。继续鼓励残膜回收企业研发一些高效率的回收机械,以保证回收的效率和回收的质量。另外,还将积极探索一些措施提高农膜的回收效率,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自主地参与到农膜回收当中,减少白色污染,从而助力五原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何卓憬张志中 版面编辑:王继敏责任编辑:邬佳吴莹审核:徐军终审:赵玉龙转载请注明来源:五原县融媒体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