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年,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成绩显著,继续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振兴崛起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一、综合据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9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41%,比上年末提高1.07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0.85%,比上年末提高0.79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出生人口35.73万人,人口出生率9.63‰;死亡人口19.74万人,死亡率5.32‰;自然增长率4.31‰。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2.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4%;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4.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2.2%;第三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8.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为美元。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亿元,增长22.8%。税收收入完成.6亿元,增长17.8%,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4亿元,增长16.5%。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亿元,增长14.1%。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8亿元,增长11.9%。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7%,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6%。二、农业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2.5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千公顷,减少43.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千公顷,减少2.2千公顷;中草药材种植面积74.7千公顷,增加7.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千公顷,增加7.1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7千公顷,减少59.2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3千公顷,减少0.3千公顷。果园面积.3千公顷,增加3.7千公顷。全年全省粮食产量.4万吨,增加25.3万吨,增产1.9%。其中,夏粮.9万吨,减产1.7%;秋粮.5万吨,增产2.6%。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千公顷,增长9.0%。全年全省猪牛羊肉总产量77.1万吨,下降0.1%。其中,猪肉产量62.5万吨,下降0.3%;牛肉产量6.5万吨,增长10.0%;羊肉产量8.1万吨,下降5.0%。牛奶产量81.1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6万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4.8万吨,下降9.9%。年末生猪存栏.5万头,生猪出栏.6万头。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0.3%,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38.6%,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25.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21.2%,新材料产业增长11.4%。年末全省发电装机容量.7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8.5%。其中,火电装机容量.7万千瓦,增长4.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增长19.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万千瓦,增长46.4%;水电装机容量.8万千瓦,下降8.8%。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增长11.4%。其中,能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增长11.2%;材料与化学工业.5亿元,增长13.8%;消费品工业.4亿元,下降2.4%;装备制造业7.3亿元,增长11.6%;其他工业.5亿元,增长67.2%。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亿元,增长24.3%;实现利润.9亿元,增长34.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9.18元,减少0.99元。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8亿元,按不变价增长6.1%。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亿元,增长14.2%,共签订合同额亿元,增长5.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5.0%,竣工面积.5万平方米,增长3.9%。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家,增加家,其中,特级企业12家,增加4家,一级企业家,增加17家。四、能源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1亿吨,增长7.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5.1亿吨,增长2.0%。全年向省外输送电力.1亿千瓦小时,增长19.6%。全年全省全社会用电总量.5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6.7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0.8%;第二产业用电.1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78.2%,其中,工业用电.1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2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1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9.2%。五、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省、农户)增长5.7%。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2.3%,民间投资下降3.9%。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增长5.8%;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2.2%。分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7%,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3.4%,其他投资增长2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8%。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增长20.9%;制造业投资增长14.5%;煤炭工业投资增长6.3%,非煤产业投资增长7.9%。全年全省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20.2%。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6亿元,增长18.0%。其中,住宅投资.8亿元,增长22.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亿元,增长3.6%。六、国内贸易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亿元,增长8.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亿元,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亿元,增长8.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亿元,增长8.2%;餐饮收入额.2亿元,增长8.2%。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4亿元,增长3.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网上零售额47.1亿元,增长27.6%,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2.1%。年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万户,增长12.6%。全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43.4万户,增长11.9%。七、开发开放年末全省纳入统计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40个,全年区内税收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9亿元,增长17.8%。其中,进口额.5亿元,增长18.4%;出口额.4亿元,增长17.4%。全年出口煤炭0.9万吨,下降70.2%;出口焦炭10万吨,下降51.2%;出口镁及其制品4.1万吨,下降4.5%;出口钢材.8万吨,下降2.6%,其中不锈钢86.5万吨,下降9.9%。出口机电产品.8亿元,增长24.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亿元,增长24.6%。全年进口铁矿砂万吨,增长74.7%,进口金额37.7亿元,增长84.7%;进口机电产品.3亿元,增长11.2%。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7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3.6亿美元,增长39.7%。全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2亿美元,下降2.8%,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增长97.0%。八、交通、邮电和旅游年末全省公路线路里程14.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公里。民用航空航线条。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1%,其中,私人汽车.4万辆,增长10.1%。本年新注册汽车66.8万辆,下降9.6%。年末轿车保有量.1万辆,增长10.0%,其中,私人轿车.5万辆,增长10.3%。全年全省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4.1亿元,增长29.9%;电信业务总量.1亿元,增长.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全省宽带接入用户万户,增长12.0%。全年全省商业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1.3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7亿人次,分别增长6.5%和25.5%;旅游外汇收入3.8亿美元,增长8.0%;国内旅游收入.5亿元,增长25.5%;旅游总收入.7亿元,增长25.5%。九、金融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比年初增长7.6%。各项贷款余额.4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11.9%。年末全省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8亿元,比年初增加.7亿元,比年初增长8.6%;人民币贷款余额.4亿元,比年初增加.6亿元,增长15.6%。年末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8家。全省辖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8亿元,增长9.5%。其中股票成交额.5亿元,下降24.6%;基金成交额.8亿元,增长39.5%;债券成交额.9亿元,增长47.7%。年末投资者资金账户累计开户数.2万户,增长7.2%。全年全省保费收入.9亿元,增长0.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亿元,减少9.1%;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3亿元,增长35.6%;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6.5亿元,增长18.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9亿元,增长9.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亿元,增长2.4%。十、教育和科学技术年末全省共有幼儿园所,小学所,普通初中所,普通高中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普通高等学校83所,成人高等学校10所。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5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5%。全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件,增长31.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件,增长27.3%。全省专利授权量件,增长33.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件,下降4.1%。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家。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个,国家检测中心6个。全年监督抽查了家企业10类种70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万台件。年末全省有气象台站个,开展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2个。全省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个,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为全省域内,增雨量30.07亿立方米。全省有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6个。年末全省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0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省级数字测震地震台网1个。全年全省发生M3.0—M4.0级地震3次,最大震级M3.6级。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个,文化站9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2.8万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个。公共图书馆个。出版报纸60种(不含高校校报)、18.9亿份,各类杂志种、2.3万册,各类图书种、万册。广播电视台座,电视台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座,一百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8%,电视人口覆盖率99.6%,有线电视用户.6万户。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4.2万个,床位20.8万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个,妇幼保健院(所、站)个。全省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6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3万人,其中,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1.2万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9万人,妇幼保健(所、站)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年末全省有体育场个,体育馆96个。全年我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枚、枚和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年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99项。全年全省销售中国体育彩票42.84亿元,增长22.6%。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8.9%。按全省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8元,增长7.2%;农村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13.2%。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万人,增加25.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万人,增加2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万人,增加2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万人,增加10.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万人,增加12.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万人,增加16.3万人。全年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5.8万人,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保障资金17.5亿元。13.7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年末全省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个。各类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张,收养人数31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万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0.7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9亿元,接受社会捐赠款0.2亿元。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量13.3亿立方米。年末全省森林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2)》评价,11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达标天数范围在~天之间。黄河、海河流域山西段共监测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包括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58%,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3%,达到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6%,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23%。全年全省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增长92.2%;农作物受灾面积83.4万公顷,减少18.8%,其中,绝收面积18.6万公顷,减少1.6%。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下降12.7%;死亡人,下降12.4%。全年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847.html |